项目概况
项目简介

  (2010-2020)

  背 景
  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0年4月11日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项目小组草拟本规划。本规划涉及的主要学术方向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这是两个彼此有内在联系的领域。
  中国是多生态、多民族、多语言和多文化的“多元一体”的国家,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不仅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人文资源,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基因,还是维持社会均衡和稳定的重要资本,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
  必要性和条件
  □  从国内外人文学术格局看,长期发展不充分造成格局失衡,缺漏较多,极大影响了国家学术发展
  □  有特殊学术价值和文化建设意义,又多属冷门,难以自发生长,需要国家层面的策动和长线投入
  □  以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领域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为骨干,以多种方式(主要是子课题设置)整合本院及全国相关学术力量和资源(主要是民族地区),协力推进学科建设
  组织方式
  本项目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成立“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化与语言文字研究中心”。由朝戈金研究员任项目首席专家兼中心主任,设副主任2—3名。
  本项目设专家委员会,下设五个执行委员会,分别对应于“重点课题研究─文献资料学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成果出版”五个环节的业务工作,分别为:“研究课题执行委员会”、“资料学建设执行委员会”、“人才培养执行委员会”、“学术交流执行委员会”和“成果出版执行委员会”。
  项目框架
  本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五个方面:重点学术研究课题、文献资料学的基础性建设、后继人才的长线培养规划、国内外学术交流机制的营造,以及前沿性学术成果的出版。
  1、重点研究课题(2010-2015)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由本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承担)
  □  中国少数民族创世和起源神话研究
  □  跨境民族文化遗产的认定与共享
  □  无文字民族的文化创造力研究
  □  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
【说明:每项下设多个子课题,成果数据入数字典藏项目】
  2、文献资料学建设计划(2010-2020)
  □  少数民族口头传统田野研究基地建设
  □  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数字典藏项目
  □  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网(中心官方网站群) 
  ●  子网一:中国民族文学网(扩建与增容)
  ●  子网二: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子网三:中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监测网
  ●  子网四: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博览(英文网)
【说明:“基地─典藏─网络”三个环节互相搭接和支撑,逐步构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数字化资源库】
  3、人才培养计划(2010-2020)
  □  以博士后、访问学者等方式按照规划定向培训优秀中青年学者,尤其是少数民族学者
  □  配合西部人才培养方略,针对西部民族地区的缺项和需求设置专门的培训计划
  □  分期分批资助和培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百名人才”,以集训课程、工作组、讨论会、课题参与和田野实践等方式切实推进人才培养
  □  择优安排境内外访学项目
  4、学术交流计划(2010-2020)
  □  在境内、境外两个平面开展交流活动,以提升学科影响力和国际认知度为目标
  □  举办论坛、讲座和田野实践等活动
  □  开展跨地区、跨机构的专业培训
  ●  “CASS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
  ●  “CASS人文学术前沿系列讲座”
  ●  “CASS少数民族文化专题研究系列论坛”
  5、成果出版计划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调查》书系(由本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承担)
  □  “往昔的声音:活着的经典书系”(口头传统研究系列)
  □  “传承的力量:民俗学田野书系”(民族民间文化研究系列)
  □  《根谱集刊: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项目小组

2010年10月